搜索
行業分類
  • 有機化工
    新技術
    環氧丙烷
    環氧氯丙烷
    環氧環己烷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腈
    DMF
    2,6-萘二甲酸
    1,3-丙二醇
    氯化石蠟
    己二腈
    醋酸
    醋酸甲酯
    四氫呋喃
    苯胺
    苯酚
    丙烷脫氫
    HPPO
    丁辛醇
    DMT
    乙二醇
    新戊二醇
    異丁烯
    己二胺
    碳酸二甲酯
    順酐
    醋酸乙烯
    環氧乙烷
    丁辛醇
    己二酸
    丙烯腈
    對二甲苯
    己內酰胺
    乙苯
    異丙醇
    丙烷脫氫
    氯化石蠟
    乙醇胺
    C4
    環己烯
    電石乙炔
    乙烯法氯乙烯
    焦爐煤氣甲醇
    1,4-丁二醇
    醋酐
    甲醛
    醋酸丁酯
    1,6-己二醇
    丙烯酸
    丁二 烯
    對二甲苯
    丁酸丁酯
    C4,C5
    叔丁醇
    甲醇
    苯乙烯
    α-烯烴
  • 無機化工
    新技術
    雙氧水
    硫磺
    HCN
    Fe3O4
    γ-Al2O3
    二氧化錳
    勃姆石
    α?Al2O3
    堿式碳酸釹
    氧化釹
    CS2
    氟化鉀
    過碳酸鈉
    過碳酰胺
    氯化鉀
    次氯酸鈉
    離子膜燒堿
    氫氧化鉀
    元明粉
    大顆粒尿素
    氫氧化鎂
    磷酸二氫鉀
    氧化鉻綠
    多聚磷酸銨
    合成氨
    氫氧化鋁
    白炭黑
    重鉻酸鈉
    硫酸鉀
  • 新材料
    新技術
    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膠
    PEN
    PTT
    低分子量聚苯醚
    PPS
    芳綸
    碳纖維
    鋰電池電極材料
    聚碳酸酯
    PC/ABS
    TPV
    聚丁二烯橡膠
    聚酰亞胺
    電子化學品
    聚甲醛
    脂肪族環氧樹脂
    碳酸乙烯酯
    碳酸丙烯酯
    聚氨酯
    聚羧酸減水劑
    尼龍1212
    氯化聚氯乙烯
    糊狀PVC
    尼龍11合金
    本體ABS
    聚四氟乙烯
    聚苯醚
    球形石蠟
    納米活性碳酸鈣
    堿式硫酸鎂晶須
    高吸水性樹脂
    六氟磷酸鋰
    炭微納米球
    磷酸鐵鋰
    鋰電池隔膜
    聚醚醚酮
    SIBS
    納米復合處理劑
    碳酸酯
    聚酰胺11
    杜仲膠
    硅烷伴侶
    PC
    對二甲苯環二體
    熱致性液晶聚合物
    電子級硫酸
    丁苯透明抗沖樹脂
    PA11
    途改性 PBT
    改性聚酰胺(PA)系
    改性聚碳酸酯(PC)
    改性 PET
    改性聚氯乙烯(PVC)
    的改性聚甲醛(POM)
    改性的聚丙烯
    能改性聚苯乙烯-丁二烯-丙烯晴(ABS)
    低能耗簡便? PET 工業廢料增粘回收
    雜環芳綸
    溶聚丁苯橡膠(SSBR)
    1 萬噸聚苯硫醚(PPS)
    丁苯透明抗沖樹脂(S-透明抗沖樹脂)
  • 降解塑料
    新技術
    PLA
    PBS
    PBAT
    PSM
    PCL
    PHA
    PEF
    PPC
    PGA
  • 生物化工
    新技術
    2-甲基呋喃
    5-羥甲基糠醛
    糠醇
    四氫糠醇
    三氯蔗糖
    甲醇蛋白
    乳酸酯
    L-乳酸/D-乳酸
    生物柴油
    生物膠
    甲殼素/殼聚糖
    生物傳感器
    D-泛酸
  • 醫藥化工
    新技術
    維生素E
    ?;切苋パ跄懰?/div>
    哌啶
    葉黃素
    左旋肉堿
    D-泛酸
    2,3-二氯吡啶
    (R)-鄰氯扁桃酸甲酯
    (R)-硫辛酸
    甜菊糖甙
    6-APA
    雷美替胺
    對氨基苯酚
    更多
  • 精細化工
    新技術
    N-烴基吡咯烷酮
    環十二碳三烯
    1,2,4-丁三醇
    蛋氨酸
    丁二酸
    硝酸異辛酯
    假紫羅蘭酮
    4-(6-羥基己氧基)苯酚
    苯酞
    苯基芐胺
    香蘭素
    γ-戊內脂
    四丁基錫
    茴香醛
    異戊烯醇
    異戊烯醛
    1,4-萘醌
    1,6-己二醇
    α-萘酚
    腫胺
    叔胺
    對羥基苯丙酸
    1,5-戊二胺
    糠醇
    3,4-二甲基苯甲醛
    二丙基庚醇
    異壬醇
    正異丁醛
    二甲基二硫
    二甲基亞砜
    1,5-戊二胺
    三聚甲醛
    1,6-己二醇
    γ-丁內酯
    甲縮醛
    DOTP
    偏苯三酸酐
    醋酸仲丁酯
    長直鏈烷基苯
    二丙二醇
    氯化膽堿
    雙乙酸鈉
    過氧化甲乙酮(MEKPO)
    四乙酰乙二胺(TAED)
    氯化亞砜
    烷基糖苷
    乙二醛
    脲醛膠
    氯乙酸
    羥乙基纖維素(HEC)
    丙醛
    烷基蒽醌
    2-甲基呋喃
    電子化學品
    甲縮醛
    三羥甲基丙烷
    1,3-環己二酮
    叔丁酚
    烷基酚
    叔丁醇
    對二甲苯環二體
    印制線路板用的免清洗助焊劑
    密胺微膠囊聚磷酸銨(APP)
    超純微電子級四甲基氫氧化銨
    β-煙酰胺單核苷酸
  • 新能源
    新技術
    制氫
    儲氫
    運氫
    加氫
    氫燃料電池
    甲醇水制氫
  • 環保及水處理
    新技術
    印染
    紡織
    造紙
    電廠
    化工
    食品
    CO2減排
    脫硝
    脫硫
    VOCS
    海水淡化
    水處理膜
    土壤修復
    河道湖泊
    聚丙烯酰胺類高分子絮凝劑
  • 煤化工
    新技術
    聚甲氧基二甲醚
    提純DMC
    甲縮醛
    煤制甲醇
    煤制乙二醇
    煤焦油加氫
    煤制氫
    二甲醚
    甲醇制油
    低壓煤制甲醇
    合成氣
    草酰胺
  • 其他
    PTA優化
    成套裝備
    β-淀粉酶
    赤蘚糖醇
    增稠劑
    瓜爾膠
化工新工藝技術
低溫制備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納米材料的方法
收藏
|
低溫制備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納米材料的方法 
市場價格: 0.0
優惠價格:
0.00
服務內容: 工藝包/技術轉讓/技術許可/技術授權/工程設計/EPC等
交付時間: 1~24個月
技術來源: 六鑒投資網
交付方式: 線下交易
技術進展: 實驗室
贈送積分: 0
購買數量:
產品保證
服務好
正品
價格優
產品詳情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溫合成有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材料的制備方法,屬于無機納米材料技術領域。其步驟是首先將鋁鹽溶解在一定量的去離子水中,配成儲備溶液。在30~90℃,向儲備液中逐滴滴入濃度為1~2mol/L碳酸銨溶液,控制碳酸銨滴定速度,到恰好形成凝膠時停止滴定;將滴定后形成的膠體轉入烘箱80℃干燥12小時;以5℃/min的升溫速率在200℃焙燒10小時,300℃焙燒10小時。研磨后得到表面積為350~400m2/g,孔徑分布2~4nm的介孔γ-Al2O3。本發明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純度高,制備的介孔γ-Al2O3具有高的比表面積和規則的孔徑分布,易于控制,易于工業化。產品可用作催化材料、吸附材料、發光材料、磁性材料、分離材料和耐高溫等高性能復合材料等領域。


權利要求書
1.低溫下合成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有以下步驟:
a. 將一定量的無機鋁鹽溶于去離子水中,制備2-5 mol/L的鋁離子溶液;
b. 在30~90 ℃,邊攪拌邊逐滴滴入濃度為1~2 mol/L的碳酸銨溶液,控制碳酸銨的滴定速度,反應恰好得到凝膠停止滴定;
    c. 將滴定后形成的凝膠在30 ℃溫度下恒溫陳化24小時,隨后轉入烘箱,在100 ℃下干燥12小時;
    d. 將上述干燥后的凝膠以5 ℃/min的升溫速率,在200 ℃焙燒10小時,再在300℃焙燒10小時后即制備出具有高比表面的介孔γ-Al2O3材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溫合成介孔γ-Al2O3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鋁鹽為硝酸鋁、氯化鋁的任一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溫合成介孔γ-Al2O3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鋁鹽為硝酸鋁。
說明書
低溫制備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納米材料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溫制備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的方法,屬于無機納米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按照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協會(IUPAC)的定義,多孔材料可以根據它們孔直徑的大小分為三類:孔徑小于2 nm的材料為微孔材料(microporousmaterials);孔徑在2-50 nm的材料為介孔材料(mesoporous materials);孔徑大于50 nm的材料為大孔材料(macroporous materials)。氧化鋁(Al2O3 )的晶型豐富(無定形、α相、β相、γ相、δ相等) ,價廉易得,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學性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催化劑載體和吸附劑,在工業上已被廣泛應用。介孔氧化鋁除具有普通Al2O3材料的優異性能之外,還具有介孔特性,其催化、吸附性能更為優越, γ-Al2O3 具有高的比表面、高的熱穩定性在催化領域廣泛應用。因此相關的制備和應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于介孔氧化鋁的制備方法報道很多,《化學進展》2010年第22卷第1期報到了近年來制備介孔氧化鋁的方法包括:溶劑熱合成法、溶膠-凝膠法、沉淀法、微乳液法、離子液法、硬模板法等。這些方法中大多要用有機物做模板劑或者使用昂貴的有機鋁鹽,并且操作條件一般比較苛刻,一般制備溫度在450度以上焙燒鋁的氫氧化物。因而開發一種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操作簡單,處理方便,反應條件溫和,易于工業化的介孔γ-Al2O3 材料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溫合成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材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一種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制備過程和步驟:

    a. 將一定量的無機鋁鹽溶于去離子水中,制備2~5mol/L的鋁離子溶液;

b. 在30~90℃,邊攪拌邊逐滴滴入濃度為1~2 mol/L的碳酸銨溶液,控制碳酸銨的滴定速度,反應恰好得到凝膠后停止滴定;

    c. 將滴定后形成的凝膠在30℃下恒溫陳化24小時,隨后轉入烘箱,在80℃下干燥12小時;

d. 將上述干燥后的凝膠以5 ℃/min的升溫速率,在200 ℃焙燒10小時再在300 ℃焙燒10小時后即制備出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

所述的鋁鹽為硝酸鋁、氯化鋁的任一種;

本方法通過可溶性無機鋁鹽和碳酸銨水解的方法,制備出氫氧化鋁溶膠。干燥后脫去游離的水,形成氫氧化鋁和碳酸銨干凝膠。在200-300 ℃焙燒失去分子內水之后,形成了高比表面蠕蟲狀介孔γ-Al2O3 材料。反應方程式如下:

2Al(NO3)3+3(NH4)2CO3 + 3H2O = 2Al(OH)3 +6NH4NO3+3CO2

NH4NO3= HNO3+NH3↑   或者   NH4NO3=N2O↑+2H2O

    2Al(OH)3 Al2O3 +3H2O

    本發明的特點和優點如下所述:

    (1) 本發明采用鹽類雙水解溶膠凝膠法,產物具有一種重現性好的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為功能材料的研究開發奠定了良好基礎。

    (2) 本發明方法所選取的體系以工業上易得的碳酸銨為原料,在較低的焙燒溫度下合成出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從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納米材料的生產效率。

    (3) 本發明方法僅需兩種反應物質,通過簡便的反應在200℃焙燒10小時再在300℃焙燒10小時后制備出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且反應中所用的溶劑為水,可以回收再利用,因此具有操作簡便、工藝設備簡單、無污染的優點,利于工業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產物X射線粉末衍射(XRD)獲得的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產物孔徑分布和氮氣吸脫附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產物孔徑分布和氮氣吸脫附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三的產物孔徑分布和氮氣吸脫附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四的產物孔徑分布和氮氣吸脫附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五的產物孔徑分布和氮氣吸脫附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將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敘述于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的制備步驟如下:

    (a) 攪拌下,將0.1mol硝酸鋁溶于50 mL去離子水中,形成混合均勻的溶液;

(b) 40 ℃恒溫攪拌下,1M的碳酸銨溶液逐滴滴入到上述溶液中,形成溶膠為止;

    (c) 將上述均勻的溶膠在30 ℃恒溫下陳化24小時,轉移到烘箱中80 ℃烘干12小時;

    (d) 將步驟c所得的樣品以5 ℃/min的升溫速率在200℃焙燒10小時再在300℃焙燒10小時后,研磨即得到高比表面介孔γ-Al2O3材料。

    將本實例所得產物,進行XRD圖譜測定,和N2吸附脫附測定材料的BET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測定。圖1是樣品的XRD圖,XRD結果表明產物為γ-Al2O3(與 10-0425 JCPDS卡片一致)。圖2是樣品孔徑分布曲線和N2 吸- 脫附等溫曲線(內置圖)??追植记€是以孔容對孔徑一次微分作圖,縱坐標應是dV/dr,單位cm-3.g-1.nm-1,代表孔容隨孔徑的變化率,橫坐標為孔徑,單位為nm。吸附等溫線圖,橫坐標P/P0代表相對壓強,是無量綱數值,P是測試點氮氣的絕對壓強,P0是測試溫度下氮氣的飽和蒸氣壓,相對壓強即氮氣的吸附平衡壓強相對于其飽和蒸氣壓大??;縱坐標是吸附量,是有量綱數值,指平衡時單位量吸附劑在平衡溫度和壓強下吸附的吸附質的量。(吸附劑的量以質量計量,吸附質的量則以體積、質量或物質的量計量,但大多以吸附質在標準狀況(STP)下氣體體積計量,因此常見的單位量綱是cm3/g或mL/g,其后帶STP指明為標準狀況。)所得產物比表面為451.61 m2/g,平均孔徑為2.59 nm,孔容為0.29cm3/g,孔徑分布比較均一狹窄。

實施例2

    具體步驟如下:

    (a) 攪拌下,將0.1mol硝酸鋁溶于20 mL去離子水中,形成混合均勻的溶液;

(b) 70 ℃恒溫攪拌下,將1mol/L的碳酸銨溶液逐滴滴入到上述溶液中,形成溶膠后停止滴定。

    (c) 將上述均勻的溶膠在30 ℃恒溫下陳化24小時,移到烘箱中80 ℃烘干12小時;

    (d) 將步驟c所得的樣品以5 ℃/min的升溫在200℃焙燒10小時再在300 ℃焙燒10小時后,研磨即得到介孔Al2O3材料。

本實施例所得產物的孔徑分布曲線和N2 吸- 脫附等溫曲線如圖3所示。所得產物比表面為340.21 m2/g,平均孔徑為3.33 nm,孔容0.28 cm3/g,孔徑分布比較均一狹窄。

實施例3

    具體步驟如下:

    (a) 攪拌下,將0.1mol硝酸鋁溶于50 mL去離子水中,形成混合均勻的溶液;

(b) 70 ℃恒溫攪拌下,將1 mol/L的碳酸銨溶液逐滴滴入到上述溶液中,恰好形成溶膠時停止滴定;

    (c) 將上述均勻的溶膠在30 ℃恒溫下陳化24小時,轉移到烘箱中80 ℃烘干12小時;

    (d) 將步驟c所得的樣品以5 ℃/min的升溫速率在200焙燒10小時再在300度焙燒10小時后,研磨即得到介孔γ-Al2O3材料。

    圖4是本實施例所得樣品孔徑分布曲線和N2吸- 脫附等溫曲線。所得產物比表面為336.03 m2/g,平均孔徑為3.58 nm,孔容0.30 cm3/g,孔徑分布比較均一狹窄。

實施例4

    具體步驟如下:

    (a) 攪拌下,將0.1mol硝酸鋁溶于25 mL去離子水中,形成混合均勻的溶液;

(b) 30 ℃恒溫攪拌下,將2mol/L的碳酸銨溶液逐滴滴入到上述溶液中,恰好形成溶膠時停止滴定

(c) 將上述均勻的溶膠在30 ℃恒溫下陳化24小時,轉移到烘箱中80 ℃烘干12小時;

    (d) 將步驟c所得的樣品以5 ℃/min的升溫速率在200℃焙燒10小時再在300℃焙燒10小時后,研磨即得到介孔γ-Al2O3材料。

    圖5是本實施例所得產物孔徑分布曲線和N2 吸-脫附等溫曲線。所得產物比表面為384.70 m2/g,平均孔徑為3.22 nm,孔容為0.31 cm3/g,孔徑分布比較均一狹窄。

實施例5

    具體步驟如下:

    (a) 攪拌下,將0.1mol硝酸鋁溶于50 mL去離子水中,形成混合均勻的溶液;

    (b) 60 ℃恒溫攪拌下,將2 mol/L的碳酸銨溶液逐滴滴入到上述溶液中,恰好形成溶膠時停止滴定;

    (c) 將上述均勻的溶膠在30 ℃恒溫下陳化24小時,轉移到烘箱中80 ℃烘干12小時;

    (d) 將步驟c所得的樣品以5 ℃/min的升溫速率在在200℃焙燒10小時再在300℃焙燒10小時后,研磨即得到介孔γ-Al2O3材料。

    圖6是本實施例所得產物孔徑分布曲線和N2 吸- 脫附等溫曲線。所得產物比表面為308.27 m2/g,平均孔徑為2.95 nm,孔容為0.23 cm3/g,孔徑分布比較均一狹窄。

檢測的項目及其使用的儀器

    對所得樣品進行N2吸附脫附測定,以及測定材料的BET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所用儀器為美國Micromeritics公司ASAP2020全自動快速比表面積及孔徑分布測定儀。樣品需在250 ℃脫氣5 h,脫去水分和物理吸附的其它物質。樣品在Rigaku D/max-2550 X射線衍射儀進行XRD圖譜測定,以確定實驗所制得的目標產物及純度。測定條件為CuKα(λ=1.5406?),40KV,100mA,Scan speed:0.02゜/s。